张 楠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0-10-27浏览次数:1633

  

特任副研究员
 
zhangnanzoe@ustc.edu.cn 
所属单位
主要专业方向

天文学史、天文仪器史、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

      

教育经历

2012-2018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技术史博士 (天文学史)

2009-2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科学传播硕士(科学传播中的科学与艺术/装置方向

2003-2007 东华大学 纤维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7-2008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农牧科技管理处 志愿者

2018-2020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 博士后


研究兴趣

1. 中国古代天文学

2.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

3. 西方古代早期天文学与天文仪器



 

学位论文

1、硕士论文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科技馆中的运用研究》

2、博士论文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

博士论文简介:论文聚焦于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经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嬗变:环规虚球与封闭实球间的结构互动;演示与间接测候的功能互动;观看方式俯仰之间的视角互动;皇家灵台、不同类型知识分子以及民间大众间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互动。研究以演示仪器为视角讨论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社会生命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技术与文化特征。


研究项目

主持项目:

1、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中国古天文仪象文献整理、校注与研究19VJX027

2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17世纪欧洲地心环形天球仪东传及模型复原研究” 2019M650643

参与项目:

3、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唐时期沿丝路传播的天文学研究17ZDA182)、


教学经历

清华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科学史专题实践》/清宫天地仪专题

2019-2020秋季学期,2学分,课程编号 069276

课程简介:

课程通过不同科学史专题的理论讲授,结合相关机械、仪器的复原制造实践使选课学生在掌握相关历史内容的基础上,体验融合文本与实践、科学与艺术的多维度科学史学习过程。


发表论文

1、张楠,詹琰.科学传播中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诉求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09).

2、张楠.国产大型光学天象仪的早期研制与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07).

3、张楠.蔡司光学天象仪在民国时期的大众传播及其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2018,37(02).

4、张楠.玲珑仪新考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38(01).

5、张楠.风之塔:古希腊的风向标、日晷及水钟.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5(01)



学术报告

1Dissemin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Zeiss Optical Planetariu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23-1949)” 第二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2017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科学仪器委员会分会场报告

2The introd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European geocentric armillary sphere in China and Korea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第十五届东亚科学史国际会议,20198月,韩国全州,分会场报告

3Research on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used and manufactured by Zhang Heng and Ptolemy” 第一届国际科学史研究院大会,20199月,希腊雅典,分会场报告

4、《 “浑仪浑象的英文翻译研究》(合撰/马玺博士 第五届全国翻译史研究高层论,20199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大会报告

5、《元祐浑天仪象纪事考》 中国科学技术史2019年度学术年会,201910月,安徽合肥,天文学史分会场报告


其他成果

1. 编委  新闻出版署重大项目《中华大典·天文典》(2012-2013

2、编委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工程师史》(普及本)(2016


科学传播

1. 公共讲座: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9期,唐代的浑天仪象2020.6

2. 大众传播:在天文馆讲科学史系列;中国古天文仪象杂谈系列

《天文爱好者》撰稿人

2020年第5期:傅科摆:让地球的转动能被看见

2020年第6期:古墓逃生指南——李淳风浑天仪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