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斋】心理学系(筹)协调组织参观实验室,协助新进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2-06-21浏览次数:10

心理学系(筹)教工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2022年“支部特色年”活动倡议,通过“师心斋”开展支部品牌系列活动。6月10日,以“发展”为主题的活动拉开帷幕。在系副主任张效初老师和党员教师查汝晶的协调下,系党支部组织本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感兴趣的教职工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磁共振室。此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系实验技术队伍工作能力,推进公共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在认知神经心理实验室参观期间,认知神经心理实验室曾庆鸿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脑电(EEG)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曾老师介绍到,脑电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经颅交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能够调节大脑神经震荡的脑部电流刺激技术。但是传统的不考虑被试大脑状态的开环经颅交流电刺激会使得刺激效果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基于此,实验室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闭环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它能够实时监测被试内源振荡活动并且根据脑电的相位施加经颅交流电刺激,从而实现对内源活动的实时调控并且提升经颅交流电刺激效果的稳健性。

宋洪文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宋老师介绍到,传统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虽然能够短暂性地改变脑区的活性,但是受到调控的脑区面积较大。而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利用四导甚至更多的导联,较大地提升了刺激特异性,减少对非目标区域的调控。

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磁共振室参观期间,磁共振室杨巾英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磁共振的原理,并且介绍到磁共振室可以扫描解剖像,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动脉自旋标记(ASL)和扩散张量成像(DTI)。不同的成像可以解决不同的科学问题。王潇潇老师介绍到,磁共振能够兼容血压、心跳和呼吸等生理数据的采集,能够极大助力阐明科学问题。

参与活动的老师皆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不但了解了学校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熟悉了设备的原理和功用,而且为进一步的跨专业科研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支持。他们对于能尽快地在科大投入到科研状态充满了信心。此次活动,也是党支部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途径之一,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的先锋作用,为新入职教职工更快地熟悉校内实验室,建立校内合作提供帮助。


(心理学系(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