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揭示学术论文社交媒体热度与学术影响力关系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5-08-04浏览次数:10

近日,人文学院科技传播系纪娇娇副教授团队在学术成果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为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相关成果以《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rticle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examining its correlation with novelty and citations》为题,发表在情报学和图书馆学领域SSCI一区、科学计量国际权威期刊《Scientometrics》(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2024)上。

传统的科研评价体系多依赖于引文量等所反映学术共同体认可度的指标。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学术论文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与互动也逐渐受到学界和政策部门的关注。然而,社交媒体影响力与传统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仍缺乏跨领域、跨阶段的大样本证据支持。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单一学科或较短的时间窗口,不同学科范式以及论文发表阶段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仍待探索。

图 1.总体研究框架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2013-2022年发布的5162篇学术论文为样本,首先考察五个研究领域(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兽医、社会科学)中学术论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新颖性的关系;随后,进一步在上述领域、九个累积发表后阶段(Year 1;Years 1–2; …;Years 1–9)中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力与引文量的关系。总体研究框架如图 1 所示。

结果显示,在五个研究领域中,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新颖性未呈现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力与引文量的关系发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二者存在微弱正相关;而医药卫生、农业兽医、社会科学领域则无显著相关。从累积发表后阶段来看,除累积发表后第九年窗口(Years 1–9)外,其余发表后阶段社交媒体影响力与引文量呈微弱正相关。这些发现表明,社交媒体影响力不能简单等同于学术影响力,但可作为评价学术论文社会传播表现的补充指标,为优化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

论文第一作者为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周媛媛,通讯作者为科技传播系纪娇娇副教授。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领域引进优秀人才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Zhou, Y., Ji, J.* (2025).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rticle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examining its correlation with novelty and citations. Scientometrics.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5-05383-2

 

(科技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