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系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为促进新生全面了解科技传播学科特色、搭建师生双向选择平台,9月12日,科技传播系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在东区2103教室成功举办。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于全夫主持。

于全夫老师代表科技传播系全体师生对2025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各位老师的参与和支持表示感谢。

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教授全面介绍了科技传播系的发展概况,系统阐述了“科技传播、人文关怀、产学结合、创新发展”的办系理念,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周荣庭教授表示,全系始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具备卓越内容创意、平台运营与传播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并介绍了自己在科学传播与科普创新、新媒体技术应用等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以及科研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随后,各位老师依次分享研究方向,欢迎新生深入交流。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徐文韬老师从文科背景如何开展交叉学科研究谈起,为新生提供两个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是“AI+科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科研创新;二是“AI+工作技能”,运用AI工具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心理学系特任研究员吕心游老师聚焦心理学与传播学的深度融合探讨传播现象的生理基础,分享了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调控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语言科学交叉研究中心袁家宏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师资团队、实验平台资源以及课题规划,重点阐述了跨学科语音语言研究的特色方向和在研项目,并着重指出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前沿趋势,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科技传播系葛宗婷同学介绍了朱孟潇教授及其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在计算传播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学生培养路径。 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特任副研究员李浩东老师以“科学可视化探索:从原理到应用”为主题,讲解视觉表达在科普中的关键作用。 科技传播系副主任黄雯副教授介绍了其在影视传播、视觉艺术与科学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内容,分享了在AI影视创作与科学家银幕形象构建领域的创新成果。 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马子颂老师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展出的“芥子须弥”展览为例,介绍了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将科学内容转化为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的视觉作品。科技传播系副教授纪娇娇老师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在科学传播与计算传播领域的前沿探索和研究进展,欢迎同学们加入交流。 科技传播系研究员王挺老师分享了其编著的《科普法实务解读》,并结合在科学普及、科技传播及工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介绍了相关理论与实践。他表示将积极为同学们拓展实践平台,助力同学们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心理学系特任副研究员张曼莉老师分享了心理学与传播学交叉领域的研究,鼓励同学们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突破学科边界,在交叉融合中寻找新的科研增长点。 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特任副研究员孙越老师的学生赵梦齐,介绍了孙老师在科普展品研发、策展设计等艺术与科学交叉研究领域的积累。 科技传播系学生冯雨霏介绍了张燕翔副教授在沉浸式媒体、人机交互、科技艺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与注重学术成长和人文关怀的培养特色。 

整场见面会气氛热烈,师生互动频繁。本次活动不仅为2025级新生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科技传播学科的机会,也搭建起了师生双向沟通的桥梁,为后续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