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2011年学位点招生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25浏览次数:479

专业代码

010102

专业名称

中国哲学

2010年硕士实招人数

0

2011年拟招

硕士人数

5

其中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1

专业介绍:200字左右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道、佛)和中国近现代哲学,注重开掘中国哲学精神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从哲学层面揭示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中西思想文化的异同,梳理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以及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化转换中的价值和趋势等问题。中国哲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传统哲学功底、宽广的现代哲学视野、敏锐的思想洞察能力、娴熟的理论阐释技能,造就涵摄中外而古今会通、理实交融而返本开新的创新性人才,可以胜任高校、科研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政府机关、文化、出版部门的专业、管理工作。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01儒家哲学

02道家哲学

03佛教哲学

04中西方哲学与文化比较

05中国近现代哲学

06中国科技文化与伦理

07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

08中国艺术哲学与美学 09中国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5中国哲学史; ④832西方哲学史或833中西方美学史 夏商周以来中国哲学的发生、发展与繁荣;明朝中叶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新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哲学新发展。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基本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提出、转变与持续,以及就此展开的争论。关于美、美的本质、审美对象、审美意象、审美意识等基本问题;真、善、美三者关系的理论探讨及发展。 ①《中国哲学史》(上、下)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人民出版社; ②《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④《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试形式与内容

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哲学发展的新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哲学的新发展。西方哲学:关于本体论、认识论等基本问题的观点及其持续与发展。 复试形式为面试(包含大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和不少于15分钟的专业知识与相关问题问答)

专业代码

030501

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0年硕士实招人数

1

2011年拟招

硕士人数

10

其中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2

专业介绍:200字左右 培养研究、熟悉、掌握和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史、国际政治、法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文化素养与人生智慧的宽口径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毕业后既能在高校、科研部门胜任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单位、文化教育宣传机构胜任管理工作。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2政治经济学

03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

04毛泽东思想

05邓小平理论

06马克思主义法理论

07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8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③617马克思主义原理; ④825中国共产党党史 唯物论、辩证论、认识论、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理论成果。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 人大出版社2004年版; ②《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人大出版社2006年版; ③《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胡绳 中共党史出版社; 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形式与内容

唯物论、辩证论、认识论、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原则;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复试形式为面试(包含大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和不少于15分钟的专业知识与相关问题问答)

专业代码

030207

专业名称

国际关系

2010年硕士实招人数

6

2011年拟招

硕士人数

15

其中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3

专业介绍:200字左右 本学科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总体外交发展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培养具有深厚的国际问题理论功底和擅长进行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及跨国经营的文理复合型人才。要求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对当代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比较熟悉,能正确运用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一般国际关系问题、地区问题、国别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的相关工作以及外事和涉外机构的工作。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01科技外交

02经济外交

03文化外交

04大国对外战略与政策

05综合国力竞争与治理

06全球化与国家系统安全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③638现代科技知识; ④859当代国际关系 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沿、科技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同国家科技强国的途径与经验、高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新技术革命的世界影响和我国对策。国际关系的形成及其在当代的演变、国际关系中的基本行为体、国家的对外政策与手段、国际组织、国际法、冷战后的国际战略与安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当今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中国外交战略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①《当代世界科技》 周光召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年版; ②《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俞正梁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二版); 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复试形式与内容

基本概念:高科技主要前沿和特征;高科技与经济发展;高科技与国际政治;高科技与社会进步;高科技与国家安全;高科技与大国关系;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分工;国家对外政策;联合国组织及其机构;国际法;全球问题;国际战略;国际反恐;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当代自然科学重大问题;和谐世界;协调发展。 基础理论:国际关系的历史形成;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外政策手段;冷战后的国际危机;全球治理的途径;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美日欧俄战略合作与竞争;中国的外交大战略;中国的和平发展;联合国改革的目标与大国较量。 复试形式为面试(包含大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和不少于15分钟的专业知识与相关问题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