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黄玉明发布时间:2021-04-08浏览次数:145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类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 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文博实际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胜任文博行业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 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系统掌握文物与博物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并胜任文博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或掌握古代汉语以具备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入学考试实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及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主要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以及面试情况择优录取。

三、学习方式与修业年限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3 年,最长不超过5 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1 年时间修读学位课程,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第二阶段完成实践、实习,并撰写学位论文。

四、培养方式

 原则上应以课程教学形式为主,宜采取前沿讲座、自主学习、问题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学和反思能力,组织咨询辅导;注重专业眼光的扩展和新颖方法论应用的引导,同时应注重教学实践,宜采用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口就业或创业的能力。

本专业学位培养过程实行双导师制,其中第一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外至少有一位导师来自文博及相关行业。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取得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得少于25 学分。

1.公共课程(7 学分)。

包括政治3 学分、英语4 学分。2.专业基础课(不少于12 学分)。

《文物保护概论》和《博物馆学基础》为本类别基础课程(必修,6 学分)。课程教学的目的为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前沿发展观察能力,强化科学理论培养,为今后研究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修读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应不少于6 学分。课程教学的目的为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加深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 学分)。

专业选修课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性强,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个性化发展空间。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由此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其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必修环节(共8 学分)。

(1) 学术活动(1 学分)。在学期间参加本专业前沿讲座不少于10 次,完成规定学术活动后获得相应学分。

(2) 专业实践(6 学分)。

(3)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1 学分)。

表文物与博物馆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教学方式

 

 

备注

 

 

 

公共

课程

MARX6101U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讲授

必修

PHIL6101U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讲授

必修

FORL6101U

研究生综合英语

40

2

讲授

必修

FORL6102U

日常交流英语

40

2

讲授

必修,两门任选一门

FORL6103U

学术交流英语

40

2

讲授

 

 

 

 

专业基础课

ARCH6003P

文物保护概论

60

3

讲授

必修

MCHM6001P

博物馆学基础

60

3

讲授

必修

ARCH6005P

文物保护科学

40

2

讲授

 

 

 

 

不少于 6 学分

MCHM6002P

文物的科技鉴定

60

3

讲授

ARCH6002P

科技考古概论

60

3

讲授

ARCH6001P

考古学通论

60

3

讲授

MCHM6003P

文物法规与行政管理

20

1

讲授

MCHM6004P

文物制作技术

60

3

讲授

SCTH6002P

中国科学技术史

60

3

讲授

 

 

 

 

专业选修课

ARCH6601P

文物光谱分析

60

3

讲授

 

 

 

 

 

不少于 6 学分

MCHM6401P

石质文物保护

60

3

讲授

MCHM6402P

金属文物保护

60

3

讲授

MCHM6403P

古代纺织品保护

40

3

讲授

MCHM6404P

纸质文物保护

20

1

讲授

MCHM6405P

古建筑保护

20

1

讲授

MCHM6406P

文物现场保护技术

20

1

讲授

MCHM6407P

文物生物病害的防治技术

60

3

讲授


 

MCHM6501P

青铜器铸造传统工艺

60

3

讲授

 

MCHM6504P

青铜器修复

20

1

讲授

MCHM6505P

书画装裱

20

1

讲授

MCHM6506P

陶瓷修复

20

1

讲授

MCHM6507P

文物修复艺术

40

2

讲授

MCHM6601P

博物馆环境概述

20

1

讲授

MCHM6602P

国外博物馆

20

1

讲授

MCHM6603P

现代博物馆技术

20

1

讲授

MCHM6604P

博物馆藏品管理

20

1

讲授

MCHM6605P

文物展陈技术

20

1

讲授

MCHM6503P

古建筑建造工艺

20

1

讲授

MCHM6701P

古字画鉴定

20

1

讲授

MCHM6702P

宝玉石的科技鉴定

20

1

讲授

MCHM6502P

造纸传统工艺

20

1

讲授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专业实践

 

6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

 

 

 

六、专业实践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需结合学位论文选题,采用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的方式,在文博单位或相关行业部门实习实践不少于6 个月,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文博工作实务。论文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体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论文形式可采用研究报告、调研报告、修复报告、规划设计、工程方案、产品研发、典型案例分析等。文物与博物馆类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书写成硕士学位论文。

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具体评审与答辩方法和程序遵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具体遵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十、其他

本培养方案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人文类专业学位学位分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 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