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拟立项名单,包括团队项目12项,学者个人项目63项。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褚龙飞副教授组织申报的学者个人项目《王锡阐历算文献整理、校注与研究》获批立项。
《王锡阐历算文献整理、校注与研究》属于科技古籍整理研究类项目,将遵循古代文献学与科技史研究的学术范式,首次对清初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的历算著作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校注,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数理天文学解读与公式化处理,同时兼顾核验历法精度、考证知识源流等多方面的工作,旨在推动对王锡阐历算工作的系统性、通贯性考察,从整体上填补明清天文历法史研究中的知识缺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古籍整理研究在我国备受重视。1958年,国务院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管理的正轨。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高度上。自2018年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旨在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价值,但目前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研究断档、亟需抢救的冷门绝学,鼓励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在其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科技古籍承载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历史,是重要的国家文化遗产,其整理和研究是科技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文理交叉的领域,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我校科学技术史学科遵循钱临照先生在《墨经》物理学研究中所树立的古代科技文献的考据学传统,一向重视科技古籍的研究和整理。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4项、国家清史工程文献整理项目1项,出版有《海外珍稀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集成》(2010)、《〈崇祯历书〉合校》(2017)、《〈天步真原〉校注》(2018)、《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第二辑)》(2019)、《崇祯改历奏疏汇校》(2020)、《<天象源委>校注》(2021)和《<明史·历志>汇校考订》(2022出版中)等著作,目前在研的还有张楠特任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中国古天文仪象文献整理、校注与研究》。这些项目不仅使一些长期沉寂海内外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重回学界视线,还通过严密的整理考校,为相关的科学史研究提供了更为坚实和可靠的文献基础。此次立项是我校积极开展新文科建设的一项新成果,也彰显了我校在科技古籍整理研究等特色人文社科领域的长期潜心探索的深厚积累。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