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科技传播系2023级硕士班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举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会议由班级安全委员温禹顺主持,班主任席正老师全程指导,全体同学积极参与。
班会伊始,温禹顺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特征及校园常见类型。他引用最新数据指出,当前校园电信诈骗案件中,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服务、网络游戏交易三类骗局占比高达75.1%,单笔损失金额最高可达数万元。结合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期间发生的多起高校学生受骗典型案例,温禹顺深入剖析了刷单返利、虚假购物、冒充公检法、注销校园贷等四类典型诈骗手段,详细拆解诈骗流程并揭示其识别要点。
在防范措施讲解环节,温禹顺介绍了信息核验四步法:官方渠道验证、细节信息比对、亲友意见参考、权威机构咨询。他特别指出,遭遇诈骗后的黄金止付30分钟至关重要,建议同学们立即进行银行账户挂失并拨打全国反诈专线96110。此外,班会特别提醒同学们警惕校内非官方组织的收费项目及伪装成期末考试相关通知的新型诈骗手段。
班长朱婕表示,作为研究生群体,我们既要专注学业,更要提升安全意识。真实案例警示我们,即便安装了反诈APP,若防范意识松懈仍可能受骗。她呼吁班级同学相互提醒,共同构建防诈安全屏障。
席正老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电信诈骗手段不断迭代,AI换脸、语音合成等新型骗局层出不穷。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牢记“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原则,涉及资金往来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避免财产损失。
本次班会是科技传播系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后,班级微信群转发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指南》,持续巩固学习成果。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同学们有效掌握了识别诈骗话术和应对风险的实用技能。
(科技传播系 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