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这个似乎存在于科幻小说和前沿科技实验室的概念,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科普工作的成功开展,也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当然,在这一切的进步背后,离不开基础科学精英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支撑。11月24日下午,主题为“中国量子领域人才培养的中科大故事”的第八期科学文化沙龙在东校区1958咖啡厅举办,特邀主讲人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对话由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岚峰主持。
图1:沙龙对话嘉宾与郭光灿院士现场合影
中国科大杰出讲席教授李传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文、安徽开放大学原副校长李向荣、安徽省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本源量子公司首席顾问孙习祥,学校物理学院副院长周正威、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永生等近60位嘉宾聆听演讲并参与沙龙对话。
图2:现场嘉宾聚精会神聆听演讲
郭院士以一张1983年摄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量子会议的老照片开启沙龙分享,描述了中国量子光学学科建设如何从无到有,如何用38年的教学实践形成高质量的学科教科书,如何实现从落后西方20年到进入世界一流梯队的奋斗故事,由此引出了中国量子领域人才培养的对话主题。
图3:主讲人郭光灿院士
郭光灿院士用8个故事揭示了因材施教培养精英人才的一段段往事,讲述了“开创型科研人才”段路明,“擅长化繁于简,知人善任”的李传锋,“具备实验天赋异禀”的黄运锋,中国量子密码产业化领军人才韩正甫,“志存高远、精益求精”的郭国平,“才华超众、得道多助”的周宗权,心无旁骛坐定基础研究“冷板凳”的李科,才高行洁,信守承诺的董春华等等独具量子学科不同禀赋特质的新一代才俊如何破土而出、展露头角。郭光灿院士通过人物案例总结出几条经验,包括:“物色具有潜质的人才”“发挥人才个体特质和潜力”“委以重任,在奋斗中成长”“倾力支持醉心于基础研究的年轻人”“在年轻人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有力支持”“不失时机开拓新的研究赛道”“以立足本土大业之心加强国际交流”“引导年轻人走入深度研究”等八条中国本土化量子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经验。
图4:郭光灿院士为著作签名
郭光灿院士以自己早期在国家科学技术前沿论坛等场合推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多次受冷遇,但锲而不舍、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量子光学得到扬眉吐气正名的经历,激励从事前沿科学探索发现的科研人才勇于前瞻未来,坚定不易初心。通过PPT展示的数据,嘉宾们得知郭院士团队已经培养出包括段路明院士在内的杰青级人才16人、“四青”人才27人、全国百篇优博5人、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2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们团队40多年培养人才的实践佐证了中国科技界完全有能力在中华大地上培养出国际一流的前沿科学家群体”在引导性演讲的最后,郭光灿发自内心表达了他的心声。
图5:郭院士与沙龙嘉宾开讲前的独立对话
对话环节气氛热烈、精彩纷呈,来自北京的中国科学报资深记者赵广立首先提问:“外界过去曾经将量子科学方面的研究视为伪科学,请问这种论调是否引起过您心中的波澜?”郭光灿院士毫不回避地回答到,“量子世界过于深奥,而当时量子科学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存在着很大差异,难以被理解,存在质疑也是常态”“我们做量子科学也必须拿出两弹一星精神,勇于开拓,不畏困难,才能实现突破。”
图6:马书柄、褚建勋、周正威提问
中国科大杰出讲席教授李传锋,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周正威、张永生,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汤书昆、袁岚峰,中国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褚建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杨多文,安徽省城乡经济研究所孔令刚、安徽开放大学李向荣、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马书炳、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陈婉婉等近20位嘉宾纷纷提问,从大国博弈背景下量子科技学术交流环境挑战、量子领域开放学术平台创建、中国化量子学科人才培养、量子知识的精准科普、如何才能坚持把“冷板凳”坐下去等议题与郭院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图7:杨多文、李传锋、孔令刚提问
面对量子学术平台创建与领域人才培养的相关提问,郭光灿院士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要创建最好的量子领域人才培养平台,培养最好的学术人才,就必须保证科研人才的工作待遇、学术条件、工作气氛,尤其重要的是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前沿课题上发展,信任人才的学术能力,尽量使之脱离学术界功利主义的坏风气,能够潜心研究,保持学术研究的初心。
图8:陈婉婉、李向荣、赵广立提问
下午5点,历时两小时的科学文化沙龙在热烈、真诚的讨论氛围中结束,意犹未竟的嘉宾们仍然沉浸在量子光学人才成长的故事中恋恋不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文化沙龙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指导举办,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承办。沙龙的宗旨是坚持推动多学科杰出人士间的开放对话,聚焦科学前沿、学术前沿、创新前沿、产业前沿、国计民生热点,推进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文的跨界融合发展,努力营造出崇尚创新探索的科学文化氛围。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