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教授作客“复兴论坛”,畅谈科学家的形象与责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17浏览次数:188

  

  12月15日晚,“复兴论坛”系列讲座之四十七讲在我校环境资源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教授刘兵作客“复兴论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科学家、原子弹与戏剧——科学家的形象与社会责任》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教授刘仲林主持本次报告会。

 

    

 

  刘兵教授的报告首先从英国学者C.P.斯诺1959年在剑桥大学关于“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的演讲谈起,指出“两种文化”分裂之说给社会、给人们的认知带来了很多弊端、需要修正。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美国科学史家萨顿把真善美分别对应为“科学”、“宗教”与“艺术”并形象地将这三者比喻为一个金字塔的三个侧面,更使得人们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距甚远,其实不然,如果站在金字塔的顶点就会发现真善美其实密不可分。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达.芬奇不仅是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又富有极强的人文气息,艺术和科学在其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报告中,刘兵教授重点介绍了三部不同时代的世界经典戏剧,分析了不同时代的戏剧中科学形象的变迁。上世纪30年代,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客观地介绍了科学家伽利略的生平事迹。紧接着二战爆发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此背景的影响下,上世纪60年代,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描述了一位天才物理学家为了保护最新研究成果而躲进精神病院,在面对代号为“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时,他铿锵有力地说到:“我们是物理学家,但却清白”。刘兵教授指出这句带有转折意味的话语体现了1945年原子弹事件对于当时物理学家的看法存在诸多负面评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英国剧作家弗雷恩的《哥本哈根》以德国纳粹时代的科学家海森堡、丹麦科学家波尔及其夫人玛格瑞特他们三人的亡灵在“天堂”的回忆与对话,引出了现代科学史上著名的1941年“哥本哈根会见之谜”。刘兵教授特别指出,戏剧中海森堡一直询问“一个有道义良心的德国科学家应不应该从事原子弹的研究”但整剧却没有给予正面回答,体现了在那个时期对于诸类科技伦理问题的评判不再非黑即白,而更引发人深思了。

 

    

 

  最后,刘兵教授还介绍了STS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他引用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提出了对于对科学及其应用的思考:当代科学和技术渗透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对科学寄予更大期望时,也就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鉴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试验场所和应用对象牵涉到整个自然与社会系统,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社会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且正在把人和自然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直接影响人类自身和社会伦理,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为构建和发展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伦理做出贡献。

  刘兵教授视野开阔,谈吐风趣,在与现场科大学子积极互动中,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看待科学界学术不端现象,科技哲学的处境和出路等问题都一一做了精彩回答。本场学术报告会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