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孔燕 | ![]() |
职称、职务 | 教授,系执行主任 | |
电话 | +86-0551-63600649 | |
邮箱 | kongyan@ustc.edu.cn | |
所属单位 | 心理学系(筹) | |
主要专业方向 | 人才与社会发展、心理健康、健康传播 |
个人简介:
孔燕,二级教授,哲学(科技哲学)点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现任心理学系(筹)执行主任。曾任中国科大少年班班主任,中国科大心理教育中心首任主任。 |
个人简介:
少年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验室 |
主要教学贡献:
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大学生心理学》负责人 |
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2012),1/6 |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 |
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学会会长 |
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 |
安徽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
安徽省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 |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 |
主讲课程: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社会心理学》 |
研究生专业课《科技伦理学》 |
研究生专业课《受众分析》 |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现代心理学》 |
本科生通识课《大学生心理学》 |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 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30026) |
办公地点: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307室 |
办公电话: | 0551-63600649 |
电子邮箱: | kongyan@ustc.edu.cn |
代表性论文
1. Yu Xie, Yan Kong*,Jiyu Yang, Faxiang Chen. Perfectionism, worry, rumination, and distress: A meta-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perfectionism cognition theory[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9 (139):301-310. SSCI |
2. Sheng-Peng Huang, Yan Kong*, Ying (“Alison”) Cheng. Public images of gifted programs in China: A 38-year analysis of Chinese news reports on gifted education Gifted and Talented International,2019(6):41-51,世界天才儿童理事会会刊 |
3. 朱芬,孔燕*.中国科大少年班40年教育实践的演变及其启示,中国特殊教育, 2018(8) 55-60,CSSCI |
4. 李玉玲,孔燕*. 2000-2020超常儿童研究主题及趋势——基于三大国际超常儿童研究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21(4):34-41,CSSCI |
5. 朱芬、孔燕*. 人文艺术熏陶让自然科学家更优秀?—基于 236 篇杰出科学家传记的内容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1):60-64,CSSCI |
6. 王少, 孔燕*.科技伦理评估框架构建路径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2):68-72,CSSCI |
7. Yu Xie, Kai Wang,Yan Kong*. Prevalence of Research Misconduct and 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21) 27:41, SCI/SSCI |
8. 陈昌霞,孔燕*. 从空间性看人机系统的整体性意义[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1, 38(06):82-87, CSSCI |
期刊论文详见:http://dsxt.ustc.edu.cn/zj_js.asp?zzid=1230
主要研究项目:
1.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大规模人群的心理反应、疏散行为模型及其干预机制,2011.01-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负责人,5/10 GG2320000040; |
2.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工具研制 2019.01-2020.12 /2016.01-2017.12 /2009.01-2009.04,教育部,纵向,1/10,BB2111060006/ WF2111060002/ BB2111060004; |
3.香港资优生才能培训计划,2019.10-2021.12,香港教育局,3/4; |
4.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工作者社会地位变化与心理认知情况调查,2008.05-2009.06,中国科协,1/8,BB2111060001; |
5.《大学生心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2010.09-2015.12,教育部,纵向,1/6,WW601000001; |
6.《大学生心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2016.07-2019.12,教育部,1/6,XD2111060001; |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推广,2013.09-2014.12,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1/10,BJ2111060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