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刘欢 | |
职称 | 副教授 | |
邮件 | liuhuan520@ustc.edu.cn | |
所属单位 |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
主要专业方向 | 病毒学史,医学史,健康教育,科学普及 |
个人信息 刘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亚太生物安全协会会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专家。主要从事病毒学史、世界医学史以及科学人文与健康教育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课题,代表著有《剑与盾之歌:人类对抗病毒的精彩瞬间》《剑与盾之歌:瘟疫与免疫的生命竞技场》《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等,三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两次入选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被授予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典赞 · 科普中国”科普特别人物等荣誉称号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2003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8年6月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微生物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8年11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家犹太健康研究中心(National Jewish Health, University of Colorado)从事医学免疫学博士后工作 2010年10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任职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20年9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副研究员 目前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 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 2019年10月至2023年9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2020年5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专家; 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科学课》“国培、省培计划”智库专家; 2020年12月至2024年12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2021年3月,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 1. 《病毒通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核心通识课程 2. 《世界医学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课程
论文与著作 发表论文: 1. Zhang X, Huan Liu*.(2021).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be yourself and make yourself: Haoyan Jen-a pioneer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Protein & Cell. 12(2):81-83. 2. 马丽丽,易盼盼,敖妮花,焦洪涛,雷瑞鹏,刘欢*.(2021),基于学科类别和富集分析的生物安全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第41卷第12期,116-124页. 3. 马丽丽,龚睿,吴跃伟,刘欢*.(2020),沙粒病毒科烈性病毒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第19卷第10期,871-877页. 4. 马丽丽,刘思情,吴跃伟,刘欢*.(2020),基于多维度文献计量分析的黄病毒科烈性传染病病毒领域态势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20),第47卷第18期,3269-3274页. 5. 马丽丽,吴跃伟,陈晓晖,陈逗逗,宁峻涛,王淇,焦洪涛,雷瑞鹏,刘欢*.(2020),非洲猪瘟研究领域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分析,病毒学报,第36卷第5期,885-896页. 6. Shuai Xia, Qiaoshuai Lan, Jing Pu, Cong Wang, Zezhong Liu, Wei Xu, Qian Wang, Huan Liu*, Shibo Jiang* and Lu Lu*.(2019). Potent MERS-CoV Fusion Inhibitory Peptides Identified from HR2 Domain in Spike Protein of Bat Coronavirus HKU4. Viruses. 11, 56. 7. 马丽丽,陈晓晖,吴跃伟,陈逗逗,刘欢*.(2019),依托大科学设施的生物安全国家实验室建设经验与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第36卷第2期,20-27页. 8. 张一涵,马丽丽,吴跃伟,李俐婷,刘欢*.(2019),知识图谱视角下尼帕病毒领域研究态势分析,病毒学报,第35卷第1期,129-133页. 9. 马丽丽,吴跃伟,魏滨,刘欢*.(2019),知识图谱视角下埃博拉病毒研究态势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第35卷第1期,89-94页. 10. 陈晓晖,宁峻涛,马丽丽,吴跃伟,华丹宜,王汉宸,刘欢*.(2019),世界埃博拉病毒相关专利状况分析,中国发明与专利,第16卷第2期,37-45页. 11. Huan Liu*, Xiaojie Su, Lulu Si, Lu Lu*, Shibo Jiang*.(2018). The development of HIV vaccines targeting gp41 membrane-proximal external region (MPER):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Protein & Cell. 9(7):596–615. 12. 刘欢,张怀东,陈晓晖,龚睿*.(2018),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新型治疗性抗体研制展望,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第17卷第9期,88-93页. 13. Feng J*, Xiang Y*, Xia S*, Huan Liu, Wang J, Ozguc FM, Lei L, Kong R, Diao L, He C, Han L(2018). CircView: a visua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tool for circular RNAs. Brief Bioinform. 19(6):1310-1316. 14. Hu K, Fu M, Guan X, Zhang D, Deng X, Xiao Y, Chen R, Huan Liu, Hu Q*.(2018). Penton base induces better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than fiber and hexon as a subunit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adenoviruses. Vaccine. 36(29):4287-4297. 15. Jie Zhang#, Huan Liu#, Bin Wei*. Immune response of T cells during HSV-1 infection. (2017). J Zhejiang Univ Sci B. 18(4):277-288. 16. 黄翠,陈晓晖,谢峰,梁慧刚,刘欢*.(2017),GIS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应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第28卷第1期,77-80页. 17. Doudou Chen, Han Zhang, Huan Liu*.(2016). Pursue the truth, devote to education: Chen Hua-Kui, a respectable educator and pioneer of China's soil microbiology. Protein & Cell. 7(6):389–390. 18. Xiaobo Chen, Fang Zeng, Tao Huang, Liang Cheng, Huan Liu* and Rui Gong*.(2016). Optimization of Fc by improvement of stability and aggregation resistance. Current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17, 1352-1358. 19. 陈逗逗,黄翠,梁慧刚,叶昀,刘欢*.(2016),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科技传播,第8卷第154期,1-3页. 20. Huan Liu*, Han Zhang, Doudou Chen.(2015). I make efforts, people make comments: Prof. H. Zanyin Gaw — pioneering the world, the trailblazer and founder of China’s virology research. Protein & Cell. 6(12):859–861. 21. Huan Liu*, Wenwen Bi, Qian Wang, Lu Lu*, and Shibo Jiang*.(2015).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Based HIV Vaccine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594109. 22. Zhang J, Li X, Tian J, Lu Y, Shi X, Zhan Y, Du Y, Liu H*, Deng H*.(2015).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of nanofibrous mats immobilized with polysaccharides-rectorite based nanogels. 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 133:370-7. 23. 刘欢,张子超,梁慧刚,陈新文*.(2015),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第二届“全国生物交叉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 24. 刘欢,张子超.(2014),解开束缚科技创新绳索 做好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大文章——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 25. Yan L, Huan Liu, Li X, Fang Q.(2014). The VP2 protein of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expressed in a baculovirus exhibits RNA polymerase activity. Virol Sin. 29(2):86-93. 26. 陈晓晖,李丽萍,张子超,张昕,刘欢*.(2013),创新科研管理,推动学科交叉和协同发展,《第一届“中科院武汉分院小洪山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 27. Shao L, Guo H, Yan LM, Huan Liu, Fang Q.(2013). Aquareovirus NS80 recruits viral proteins to its inclusions, and its C-terminal domain is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 for viral inclusion formation. PLoS One. 8(2):e55334. 28. Huan Liu#, Wenbo Yu#, Xian Tang, Haibo Wang, Wenjie Ouyang, Jingying Zhou, and Zhiwei Chen*.(2010). The Route of Inoculation Determines the Tissue Tropism of Modified Vaccinia Tiantan Expressing the Spike Glycoprotein of SARS-CoV in Mice.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82:727–734. 29. Minqi Luo#, Huan Liu#, Ke Zhuang#, Li Liu#, Bo Su, Rongrong Yang, Po Tien, Linqi Zhang, Xien Gui, and Zhiwei Chen*.(2009). Prevalence of Drug-Resistant HIV-1 in Rural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50:1–8.
代表著作: 30. 刘欢 陈逗逗著,《“小病毒 大世界”健康科学绘本》,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 31. 刘欢著,《剑与盾之歌:瘟疫与免疫的生命竞技场》,科学出版社,2020. 32. 刘欢著,《剑与盾之歌:人类对抗病毒的精彩瞬间》,科学出版社,2019. 33. 高福 刘欢著,《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 34. 刘欢 童骁 陈逗逗 钱雨婷 陈晓晖 谢薇薇主编,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四级重器——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浙江教育出版,2018. 35. 刘欢著,《病毒与人类世界的时空风暴》,科学出版社,2016.
创作视频: 36. 刘欢 陈逗逗作品,《二元神探:追踪病毒的微迹》,2020. 37. 刘欢 胡犇 陈逗逗 吉源作品,《SARS源自哪里?》,2019. 38. 刘欢 陈逗逗作品,《精准制导的分子武器:抗HIV 药物》,2018. 39. 刘欢 陈逗逗作品,《说走就走的旅行:病毒跨种传播》,2017. 40. 刘欢 陈逗逗 范兆军作品,《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与流感病毒》,2016.
特邀文章: 41. 刘欢,《中国大百科全书》(3个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 42. 刘欢,《“非甲非乙”的丙型肝炎病毒发现”》,科学画报,2020. 43. 刘欢,《巨型病毒会打开“潘多拉盒子”吗?》,科学画报,2019. 44. 刘欢,《人类基因变异到底有多神奇?》,科技日报,2016. 45. 刘欢,《神奇基因:从蜘蛛侠到绿巨人》,科学大院,2016. 46. 刘欢,《对抗HIV:一场持久战》,光明日报,2015.
参与政策研究报告: 47. 《中国科学院科学普及工作“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 48.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的立法完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20. 49.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专题研究报告》,科学技术部,2020. 50. 《合成生生物学伦理原则规范和生物安全标准库框架研究咨询报告》,中国科学院,2020. 51. 《综合交叉领域面向2035年的基础科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科学技术部,2019. 52. 《中国科学院“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规划报告》,中国科学院,2018. 53.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专利战略研究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 54.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生物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战略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2016. 55.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2016. 56. 《关于建设生物安全国家实验室的建议报告》,湖北省人民政府,2016. 57. 《关于低温极端环境病毒再入生态圈有关情况的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 58. 《关于埃博拉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汇报》,国务院办公厅,2014. 59. 《关于在“中非中心”开展科研合作的报告》,中国科学院,2012. 60. 《蛋白质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2011. 61. 《发育与生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2011. 62. 《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2011. 奖励与荣誉 1.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部作品),2021; 2.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21; 3. 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2021; 4. 健康报“生命英雄”健康传播大使,2021; 5. “典赞 · 科普中国”科普特别人物,2020; 6. 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2019; 7. 湖北70年优秀科普工作者,2019; 8. 湖北70年优秀科普作品(两部作品),2019; 9. 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2019; 1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科普作品大赛科普贡献者,2018; 11. 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2017; 12. 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视频,2017; 13. 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2016; 14. 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视频,2016; 15. 中国科学院科普视频创意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16; 16. 武汉科学家科普团优秀团员,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