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2-08-04浏览次数:78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发掘中国科大校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27日上午,由我校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的“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论坛”在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国际会议厅召开,就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研究的结合进行深入探讨。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韩启德院士,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柏春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克非教授以及来自各兄弟高校的30余位专家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同参与了讨论,并就我校应如何发挥科学家资源优势,更深入开展校史研究做出了深入交流。会议由副校长杜江峰院士主持,校领导包信和、朱灿平,文科发展办公室等部处领导,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档案文博院的部分师生参加论坛。 

【现场合影】 

【杜江峰院士 主持开幕式】 

韩启德院士线上致辞指出,大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校史研究的重点要放在科学家身上,通过科学家具体事迹体现科学家精神。韩启德表示,中国科大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有相当明显的特点,而且人才辈出,这与建校历史密切相关。并强调扎实做好校史,一是要真实,秉笔直书;二是要钻研,遵循历史学范式,充分搜集档案文献,使用口述史料需有文献考证,避免只做成“大事记”,克服人物传记“千书一面”的弊病,避免方程化、概念化;三是要动员,包括动员科学家、当事人及其家属、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等共同参与研究,通过学科交叉促进研究的深入。 

【韩启德院士 致辞】 

包信和校长对韩启德院士的精彩发言表达了感谢,并对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 

包信和强调,大学应该是科学家精神研究的重要平台,更应该是科学家精神弘扬的主阵地。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科学家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结合本校丰富的科技史和校史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好中国科大故事,引导广大师生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初心使命,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同时表示,在校史研究中,需要充分梳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学校发展前进的历史成就和优良传统,激励广大师生员工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使我校能够更好地将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遵循总书记嘱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科大贡献。 

【包信和院士 致辞】 

张柏春研究员认为,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首先要客观认识科学、科学家,这也是科技史研究者的职责。中国科技大学诞生在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实践中,科大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老一辈科学家和他们的继承者,都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科学家精神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结构特色和优势方向,在全国发挥着引领作用。中国科大的科技史师生有责任研究历史上的中国科学家,特别是中国科大的科学家,并将这方面的工作与校史研究结合起来。张柏春表示非常赞成中国科大设立校史研究机构,在广泛收集和积累资料的基础上,专家、学生参与编写校志、校史,为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科学传播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指出,国际上的科学史和科学家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张柏春研究员 致辞】 

张克非教授表示,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研究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研究的结合,在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高校都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的资源。中国科大立足自身优势与校史研究分会合作举办此次论坛,并将在校内设立专门研究机构,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和党中央文件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发掘大学校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科学技术史与大学校史研究的深度结合与蓬勃发展,这在全国高校中带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好头,在校史研究领域堪称标志性工程,也生动地体现了创新协同的科学家精神。 

【张克非教授 致辞】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兰州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克非的报告《以科学家精神开创校史研究新局面》点明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阐释了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研究的紧密关系,高屋建瓴的指出了校史研究者需要做好自身的跨界学习,恪守科研与学术规范,注重提升研究质量等校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的报告《把关与转化——大学校史工作机构职能的思考》以清华大学校史馆的研究与展览为例,指出校史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范围,揭示了校史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精神,最后提出要推动校史研究的历史化、学术化、建制化与学科化。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中心副主任欧七斤的报告《构建历史记忆 传承大学文脉——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与科学家精神挖掘》首先回顾了近20年来上海交大校史研究所取得的卓越成果,然后从搜集文献、口述采访、编辑研究、宣教展示等方面阐述了挖掘科学家精神和研究校史的相关经验,最后介绍了上海交大校史研究机构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业务范围与队伍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副主任张藜的报告《从北大理科史研究理解科学家精神》回顾了北京大学理科史的研究历程、阶段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说明该研究对于挖掘北大理科精神传统、理解科学家精神以及进一步优化北大学科发展、科研管理和教学体制的重大意义,相信本次会议能够为完善全国的校史研究进一步提供实践经验。 

【四位专家报告】 

【下午会议开始前,兄弟院校与会专家学者在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方黑虎的带领下来到中国科大校史馆,参观了校史展览】 

下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校史研究专家就当前科学家精神与大学校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围绕科学家精神内涵、校史研究经验、校际合作、机构设置、经费筹措等问题做出了深入讨论。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钮卫星、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方黑虎也从校史研究与通识教育、校史研究与传播等角度做出讨论。中国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简要回顾了中国科大科技史与校史研究的历程,指出了当前科大校史研究的困境。 

【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发言】

 会议的下半程,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丁兆君以《“科大精神”与科大校史研究》为题,报告了中国科大的科学家精神、校史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计划。

【丁兆君副教授 报告】 

各方专家在听完丁兆君的报告后,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的主持下对中国科大设立校史研究机构进行了论证。与会专家均认为当前应高度重视校史研究机构的设立,认为中国科大设立校史研究机构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应给予必要的投入;同时指出由于目前科大校史研究的实际困难,应发挥科技史学科优势,并广泛借助社会各界资源,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博采众长,彰显科大特色,形成品牌化的研究成果。 

【杜少甫教授 总结讲话】

最后,中国科大文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杜少甫教授对线上线下参会的领导、专家共同探讨科学家精神与校史的结合与深入研究,并为科大校史研究建言献策表达了衷心感谢并表示在各位专家的建议下,科大的校史研究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今后文科办将与学校各部处一起,为校史研究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持。 


(文:林思纯、李捷 / 图:蒙柳汶)